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民权人和镇」各村名字历史,来看看你们村

2023-01-31 22:20:06 1258

摘要:人和镇地图人和镇,秦至唐初属外黄县;后属杞县,东北部分村庄属睢州;1928年划归民权县。人和镇历史悠久,古为拱卫汴洛之门户,现存名胜古迹有秦外黄故城遗址和小山字汉墓群。人和镇建村年代表人和明嘉靖年间,任、陈、阎先后由杞县、仪封迁此,呈三足鼎...

人和镇地图

人和镇,秦至唐初属外黄县;后属杞县,东北部分村庄属睢州;1928年划归民权县。

人和镇历史悠久,古为拱卫汴洛之门户,现存名胜古迹有秦外黄故城遗址和小山字汉墓群。

人和镇建村年代表


人和

明嘉靖年间,任、陈、阎先后由杞县、仪封迁此,呈三足鼎立状,分建任庄、陈庄和阎庄。后三村闹事不睦,纠纷迭起。

清咸丰三年(1853年),杞县知县杜峰岭出面调解,三村言和,筑寨合一,并兴集会,取人和永睦之意,得名“人和”。


新庄

明洪武年间,王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居岗上,取名“王岗”。

清嘉庆年间,阎氏从人和集迁至王岗村西定居,名“新庄”。

后两村相连,阎盛王衰,改名“新庄”。


杨庄

明洪武二年(1369年),杨姓奉旨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故名“杨庄”。


牛寨

明洪武年间,牛氏自山西洪洞县广济寺迁此,筑墙打寨,故名“牛寨”。


李寨

明洪武年间,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沈堤(相传为明朝时阁老沈鲤省亲路经地)南侧定居,冠以姓氏加“寨”字命村名。


后何寨

明万历年间,侯、何两姓自黄河北岸迁此,名“侯何寨”。后误把“侯”字讹写为“后”,故名“后何寨”。


郝寨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郝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按当地习惯,取名“郝寨”。


黄寨

明初,陈氏二兄弟自山西分别迁至河南和山东定居,老大居此,名“大陈庄”。后人口增多渐成集,改为“大陈集”。

清咸丰年间,黄氏从湖北武昌迁此并筑寨,改称“黄寨”。


黄集

黄姓原住本乡台上村,此处为黄氏花园。

明天顺年间,黄氏迁此招赵氏入赘。赵氏以耍猴、演戏为生计,招来远近看客,一些商人僧侣便趁机摆摊化缘,渐成集,取名“黄老娘集”,以敬黄氏。后人嫌名称不雅,改名“黄集”。

清中叶,集市规模宏大,方圆数十里来看戏、赶集者甚多。清末,集市渐衰。


金狮

明宣德年间,齐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村东有奶奶庙一座,庙前置一对镀金铜狮,远近闻名,故名“金狮”。


后瓦冢

明景泰年间,管、马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村址原为一瓦状土岗,形似土冢,名“瓦冢”。

后为区别于前瓦冢,称“后瓦冢”。


潘庄

原为杞县吕屯潘氏外庄,清雍正年间,潘氏夫妻不和,妻携子孙来此,故名“潘庄”。


南张庄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张氏奉旨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名“张庄”,1982年改称“南张庄”。


前瓦冢

侯氏祖籍山西洪洞,后迁至杞县,清咸丰年间迁此建村,此处地势凸起,如瓦状土冢,且位居后瓦冢村之前,故名“前瓦冢”。


白木

唐末.此处有一株大柏树,刘氏从长垣一带迁居柏树旁,习称柏木,后演变为“白木”。


郑寨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郑氏奉旨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周围村多以“寨”字冠以姓氏命村名,得名“郑寨”。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卷五·建置篇文:“新兴社距城五十里,括……郑寨……”,即为此村。


尹庄

明永乐年间,尹氏自山东郓城迁此,故名“尹庄”。


崔堂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崔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勤劳致富,盖楼堂数间,称“崔家堂”。

后崔氏衰,尹氏改称“崔堂”。


台上

明洪武年间,黄河几度决口,村人朝不保夕,乞望神灵保祐。后大兴土木,筑关爷阁一座,祭坛一个,故称“阁坛上”。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破除封建迷信,关爷阁、祭坛被毁,改称“坛上”。后人将“坛”写成“台”。


徐楼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制作耧闻名,以“楼”代“耧”,得名“徐楼”。


龙虎寺

隋开皇年间,赵、左二氏从山西迁此,赵氏牵头兴集会,得名“赵兴集”。

相传,唐初尉迟敬德奉旨监工在村西北角建立寺庙,占地540亩,房屋数百间,寺院周围分别建有祖昔庙、土地庙、白玉阁、奶奶庙等附属建筑,寺庙正门悬挂龙虎二牌,故称“龙虎寺”。该寺鼎盛时期闻名遐迩,村以寺得名。后寺在蒋、冯大战中毁于兵火。


小冯庄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冯氏自山西洪洞县迁龙虎寺南居住,因村小,故名“小冯庄”。


赵庄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赵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故名“赵庄”。


秦庄

清康熙年间,耿氏一支从金狮迁此,家境殷富,筑楼称“耿楼”。

后杞县西肥一秦氏在朝做官,将此村划为西肥秦氏外庄,改称“秦庄”。


李天慈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李氏字天慈,率家室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村以人得名。


贾寨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有贾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按当地习惯,在姓氏后加“寨”字命村名。

贾寨村


郭庄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郭氏携八子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故名“郭庄”。

后八兄弟因分家不公,将锅砸烂,故又有“八瓣锅”之称。

郭庄村


樊寨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樊氏奉旨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名“樊庄”。

清咸丰年间筑寨,改称“樊寨”。


翟寨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翟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当地习以“寨”字命村名,得名“翟寨”。

据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载:“人和社距城六十里,……翟寨……”。


梁庄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梁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


管寨

明中后期,管永江、管永海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清咸丰年间筑寨,名“管寨”。


垛楼

明万历年间,徐姓自山西洪洞迁此。村人用砖打垛,坯筑墙,建一顶部为“凸”状的楼房,人称“垛楼”。


秋树营

明宣德年间,朱寨牛姓在此种植一片楸树林。天顺末年,赵姓自堌阳西关赵庄迁此,人丁兴旺,故名“秋树营”。


邓寨

明洪武年间,邓氏奉旨自山西洪洞县迁此,防水患筑寨,称“邓寨”。


后牛察

清雍正年间,牛姓从今村西北2.5公里处周岗村迁此,后筑寨,得名“牛寨”,1982年改称“后牛察”。


西屯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吕氏二兄弟奉旨从山西洪洞县迁此,老大居东,老二居西,后繁衍生息,形成东西两个自然村,此村居西,为“西吕屯”。后李氏迁入,吕氏衰,改称“西屯”。


东屯

明洪武年间,吕氏二兄弟,结伴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分居东西两处,老大居东,称“东吕屯”。后吕氏外迁,改名“东屯”。


北张庄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张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名“张庄”。1982年易名“北张庄”。


周岗

清雍正年间,周姓自封丘、淇县一带逃荒至此。在沙土岗上建村,得名“周岗”。


石槽

明隆庆年间,柴姓自河北保定迁此,村东有一关帝庙,庙前井旁有一石槽,村以此得名“石槽”。


内黄

《水经注·汴水篇》:魏郡有内黄县故加外也。遂改称外黄。

《史记魏世家》载:秦击魏,魏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

《辞海》载:外黄,古县名。秦置,治所今河南民权县西北,西汉时陈留都尉治此,唐贞观六年废。秦末农民起义,项羽、刘邦自雍丘(今杞县)还攻外黄,即此地。

后误将外黄为内黄,集市贸易繁荣,称“内黄集”,清同治年间筑寨。民国二年(1913年)建陇海铁路,并在村北设内黄火车站。

1978年5月,在村北旧寨门外发掘出秦、汉文化遗址,有秦、汉时期砖瓦碎片和绳纹、方格纹的陶片、烧土、窑皂、夯土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权县大事记》载:公元前208年,刘邦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未下,即而项羽东行,屯外黄,数日之下,怒欲坑之,舍人几谏乃止;

公元前206年4月,汉王伐楚,至外黄,彭越将兵三万归汉于外黄;

公元355年五月,姚宽率众冠外黄,冠军将军高季破之。


刘寨

清道光年间,岗河涯刘氏因与族人不睦,南迁一里筑土围寨,故名“刘寨”。


岗河涯

据传,西周末年,文王后裔封侯居于外黄(今内黄),死后,在送葬途中,突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待风住,见棺椁被大风从灵车上旋下。众人欲将棺抬上灵车而不能,无奈葬于此。坟高120丈,底围1100丈,四方百姓称为黄(皇)王坟。

后历经风刮水冲,黄(皇)王坟逐年削小,后人称为岗,岗的东边有条岗河(现不存)。

唐末战乱频起,宋氏族人逃难至此,居于岗河东沿,名“岗河沿”。因涯与沿同意,称“岗河涯”。


东山子

明万历年间,宋姓自双塔迁此,此地有汉墓一冢,形似土山,宋氏居土山东侧,故名“东山子”。

东山子遗址


宁车弯

据传,孔子周游列国经此,见一儿童在路上堆土垒城玩耍,忙下车要玩童让道,玩童力辩道: “这是我垒的城,试问先生,是车躲城呢,还是城躲车呢? ”

孔子无言以对,遂拧车转弯,绕“城”而过,村名“拧车弯”。后将“拧”字写为“宁”字,名“宁车弯”。


高集

曾名衙门岗、马庄、高小集。

明弘治年间,张姓由今兰考县张寨迁此,因黄河河务官居此,故称“衙门岗”。

马姓由老城官鲁迁此与张氏为邻,称“马庄”。

后兴小型集会,且位居高堤,人称“高小集”。

明万历年间,集会兴盛,而东南方之老高集集市废,故名“高集”。


马庄

明洪武年间,马氏自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故名“马庄”。


小马庄

清嘉庆年间,马氏一支从今堤北马庄村迁此另建新庄,名“小马庄”。


张寨

明洪武年间,张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为防水患,筑墙打寨,故名“张寨”。


玉王庄

李自成起义失败后,一些曾在此筑堤的军士留此,沿堤而居成为村落,因受尽水灾之害,村民乞求御王大帝保佑他们,取名“御王庄”,后演变为“玉王庄”。


王庄

清嘉庆年间,王氏族人自今双塔镇巴河沿村迁此。


朱寨

据该村朱姓1986年所立《朱氏家族碑》载:本族原居山西洪洞县,先祖苦于黄水兵祸,约在元朝末年迁至河南睢州朱寨村,已六百余年。

时多冠以“寨”字命村名,故名“朱寨”。


金岗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决口兰仪,李、孟、王等姓从仪封南迁此,视为金银宝地,且居于岗上,故名“金岗”。


王楼

清道光年间,李、王二姓分别自今村东一里河滩迁此,李姓居东,族人和睦相处,称“李和寨”。

王姓居西,盖楼一座,称“王楼”。

后李姓衰,王姓人丁兴旺,1935年二村合并,称“王楼”。


老高集

明弘治九年 (1496年),河决仪封,杨、高二姓自仪封迁此,后渐成集市,且地势高,取名“高集”。

明万历年间,村人渐少,集市移至村西新高集,故此地改称“老高集”。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黄河决口于此。


园艺场

1956年,人和、内黄、刘寨三村部分村民,开辟出耕地1000亩,统一规划,植苹果树一万株,效益显著。

1963年,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园艺场,场部设置在内黄村西南角200米处。下置人和、宁车弯、内黄(两个连)四个连,场部归乡直辖。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