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永城市各乡镇名称的由来

2022-10-02 02:54:37 1001

摘要:高庄镇《高庄》原名“高庄寨”,后简称“高庄”。《葛店》原名“永安村”,因村有葛氏店铺,清末更名“葛店”。薛湖镇《薛湖》古为湖沼之地,据传唐代薛仁贵征东时,曾在此卸甲休整,称“薛礼卸甲湖”,明称“薛家湖”,清称“薛湖集”。1912年后置镇,简...

高庄镇

《高庄》

原名“高庄寨”,后简称“高庄”。

《葛店》

原名“永安村”,因村有葛氏店铺,清末更名“葛店”。


薛湖镇

《薛湖》

古为湖沼之地,据传唐代薛仁贵征东时,曾在此卸甲休整,称“薛礼卸甲湖”,明称“薛家湖”,清称“薛湖集”。

1912年后置镇,简称“薛湖”。

《滦湖》

相传过去这里有滦庄、胡庄,后因这块土地凹陷成湖,居民故址,变成湖中州,故名“滦湖”。

2005年,撤销滦湖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薛湖镇管辖。


陈集镇

《陈集》

清称“陈家集”,简称“陈集”。

特产黄花菜,明、清为贡品。

《小城子》

汉置“芒县”于此,东汉更名“临睢县”,三国魏时划入“酂县”。

后建为村庄,以旧城遗址称“小城子”。旧城遗址仍存。

《丁集》

明为“丁家集”,后改“练桥村”,清称“兴李李氏店”,后复名“丁家集”,简称“丁集”。

《汉陈》

原名“早道口”,因村中陈姓居多,1949年更名“汉陈”。


陈官庄乡

《陈官庄》

据传耿氏首居,且多梨园,故名耿梨村;耿氏绝,韩氏兴,因村有火神庙、土地庙,更名韩双庙;清初以贡生陈鲁官改今名。

1949年1月9日,杜聿明部被全歼于此,淮海战役结束。

村前有陈官庄烈士陵园。

《沙土刘集》

原名“刘集”,因周围多沙质土壤,改名“沙土刘集”。


蒋口镇

古迹有明代兵部尚书王三善墓、苏三墓。

《蒋口》

因蒋氏在沱河渡口摆渡,故名“蒋口”。

《宋刘庄》

原为宋、刘两村,相距百米,1938年底,日本侵略军在此筑寨,驻扎三年,遭惨害者数十人,宋庄只剩1户2人,两村幸存者合为一村,故名“宋刘庄”。


条河镇

《条河》

明称“香善村”,清改“一条脊”,因西临碱河,1949年更名“条河”。


马牧镇

《马牧》

因村有马氏墓,又有集,故名“马墓集”,明改称“马牧”。


酂阳镇

《酂阳》

古为酂地,曾设驿站、邮舍,称“酂阳铺”、“酂阳集”,简称“酂阳”。


太丘镇

《太丘》

春秋时称“犬丘”。《左传•襄公元年》载:“郑子然侵宋,取犬丘”。

西汉为敬丘县治,东汉改为太丘县,晋朝时县废城存。

东汉陈寔为太丘长,东晋初祖逖北伐自芦州进屯太丘,均指此。

古迹有古城遗址、汉墓群。


裴桥镇

《裴桥》

原名“三家村”,明弘治年间,因裴氏重修塔岗桥,更名“裴家桥”,后简称“裴桥”。

《苏平楼》

原名“西菜园”,简称“西园”;

清乾隆年间,苏氏盖楼时,因故半途停工,成一平楼,故名“苏平楼”。

《书案》

原名“落鞍店”,因地形如书案,更名“书案”。

1939年,新四军游击队司令部驻此,司令员彭雪枫春节卖所骑战马,为战士改善生活,至今传为佳话。

村西北有龙山文化遗址。


演集街道

《演集》

原名“新民店”,因戏班演出驰名,清末更名“演艺集”,后简称“演集”。

《丰庄》

为枣干重要产区,加工技艺精巧独特,明、清时贡品。

《天齐庙》

唐建庙,内有“东岳天齐黄飞虎”塑像,故称“东岳店”,清末更名“天齐庙”。


十八里镇

《十八里铺》

明设驿铺,因与县城相距十八里,故名“十八里铺”。

1938年 日本侵略军来此扫荡,屠杀村民180余人。

《柘树集》

春秋时称“棘”,晋代因村有亭称“棘亭”,明代亭毁重建。

因在柘树下逢集,故名“柘树集”。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吴克棘。

《左传•昭公四年》载:吴伐楚棘。

即此,村东一公里,有棘亭遗址。


龙岗镇

黑堝堆龙山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岗》

古称“龙亢”,明称“龙岗”,因地势坡岗隆起,状如巨龙伏卧,故名“龙岗”。


侯岭街道

《侯岭》

明初,侯姓迁此,依土岭建村,故名“侯岭”。

西部二郎庙湖为汉建成侯国旧址。

《谢酒店》

原名“十里堡”,因谢氏在此酿酒开店,改称“谢酒店”。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村民谢应明拾遗金六百两,尽还失主。第二年武英殿大学士李天馥闻知此事,赐匾额珠玉币帛器物,并立“还金阁”石碑一通,以彰其行,至今仍传为佳话,碑碣犹存。

《呼庄》

曾称“呼家庄”、“义勇集”、“义勇镇”,后更名“呼庄”。

村东北500米有汉墓。


马桥镇

《马桥》

明代马氏于此建村,因村北有一石桥,故名“马桥”。

清同治元年(1862年),捻军将领苏全率众4万人被僧格林沁围困于此,激战月余,突围后被俘遇害。1912年后有县佐驻此。


新桥镇

《新桥》

东汉称费亭,建和元年(公元1147年),桓帝封曹腾为费亭侯于此。

明代,因浍河上有一石桥,称“费桥”。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增修砖桥,称“新桥集”,后简称“新桥”。

《胡道口》

明代建村,相传崇祯年间,该村出一胡郡马,又为南北交通路口,故名“胡道口”。

村西北500米处有龙山文化遗址。


苗桥镇

《苗桥》

据传宋代称“苗庄”,南临运粮河,河上筑铁桥,桥以村名,称“苗村桥”,后村以桥名,简称“苗桥”。

《大新庄》

清初,黄氏迁此建村,称“黄新庄”,后称“大新庄”。


李寨镇

《李寨》

原名“”李庄,清咸丰年间筑寨,更名“李寨”。

《麻冢集》

因麻某死后葬此,故名“麻冢集”。

村内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四分校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李家》

原名大李庄,后改名“大李家”。

1939年4月至1941年春,中国共产党豫皖苏边区党委驻此。


大王集镇

《大王集》

初名“练氏村”,明称“王家集”,清改“大王集”。


黄口镇

《黄口》

原名“薛疃桥集”,清末黄姓迁此,又处河道渡口,故改称“黄口”。


酂城镇

《酂城》

古为酂地,秦置酂县,元初并入永城县,县废城存,故名“酂城”。

境内古迹有造律台、王油坊遗址,分别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墙四角尚存,东南隅有造律台龙山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油坊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河镇

《刘河》

原名“柳河村”,明末更名“刘河”。

《张庙台》

明初,张姓依庙台建村,故名“张庙台”。


顺和镇

《顺和》

因西汉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被斩首于此,埋头该地,故名“埋头集”。

清末取“昌平”、“永泰”之义,更名“顺和”。

《赵庄埠》

明代赵姓建村,因有庄埠台得名。


卧龙镇

《卧龙》

原名“洪福”,1980年由卧龙沟得名。

《浑河集》

原名“找子营”,因北临浑河,明末更名“浑河集”。


双桥镇

《双桥》

原名“永兴店”,明朝因村西有两座石桥,改名“双桥”。


沱滨街道

《大戚庄》

明末戚氏于此建村,故名“大戚庄”。

《张厂》

明代仁宗张皇后系该村人,村西北隅有皇亲林。


茴村镇

《茴村》

原名“棫村集”,明末更名“茴村”。

“棫”是一种灌木,有人不认“棫”字念成了“回”。

明末因政府对回民采取打压政策,当地人避讳“回”字,遂把“回村”改称“茴村”。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皮毛市场极为驰名。


芒山镇

有砀郡、砀县古城旧址、汉高祖斩蛇处、陈胜墓及梁孝王墓、夫子避雨处等古迹。

《山城集》

春秋为宋之砀邑,秦为砀郡、砀县治,晋并入夏邑县。

唐称“凤凰城”,后以保安山更名“保安镇”,又改“兴隆集”,再改“山城集”,清称“清努镇”。

1940年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更名“雨亭集”,1949年后 复称“山城集”,因依山逢集得名。

《李黑楼》

清末,李姓迁此建楼,故名“李黑楼”。

《窑山集》

因依山建窑,旧有集市,故名“窑山集”。


城关街道

自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始为永城县治。1941年起,先后改称太丘镇、雪枫市、中山镇、城关人民公社,城关镇。

《赵庄》

原名古城赵庄,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置永城县于此。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移于马甫城(今城关镇)。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